明天,我們還能上哪旅游
作者:鮑音瑛 來源:張家界日報
在聽說西藏上榜全球十大旅游瀕危地點后,很多驢友都表示,當西藏變得面目全非之后,哪還有激情再去。
事實上,已有很多驢友在去到一些景區(qū)發(fā)現(xiàn)那里跟幾年前迥異時,就決定不再去。而幾年前去過鳳凰、近來又去的李小姐對當?shù)氐穆糜苇h(huán)境頗為失望:那里商業(yè)氛圍太濃厚了,完全找不到沈從文筆下的感覺,以后也再不想去了。
而對于有著“甲天下山水”的休閑城市桂林,有驢友既褒又貶地說:改造后的城市面貌確實比以前好了許多,但是要想在旅游中體會休閑的感覺,恐怕有點奢望啦。
旅行家李存修去過一次被譽為“蜀山女神”的四姑娘山,看到綠色叢中的黃色路帶仿佛將那座神圣的山開腸破肚之后,就再也不想去了,“難道我們真的需要這樣深入地去看美景,甚至不惜以破壞她為代價么?”
然而更有甚者,因為害怕破壞心中原來的美麗印象,而不想再踏上旅途。筆者一個熱愛旅游的設計師朋友最想去的是香格里拉,卻幾次到了云南而沒進去,“還是算了,聽說已和《消失的地平線》里相去甚遠,那么神秘的景致還是讓她保留一個幻想吧!
那么,明天我們還能去哪里旅游呢?
正所謂,讓人心曠神怡、增長見聞的旅游,成也環(huán)境,敗也環(huán)境。正如社科院研究員魏小安所說:環(huán)境才是旅游的生產(chǎn)力,而破壞環(huán)境無疑是阻礙旅游的發(fā)展。相反,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越好,旅游的價值才越高;風土人情越是原汁原味,旅游資源才越有特色……
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有很多人文資源,反而是因為旅游才保存得更加完善,比如藏族的歌舞、傣族的潑水節(jié)等等,還有一些民間絕學等,正是通過旅游的發(fā)展,才得以實現(xiàn)自身的價值,也擁有更高的民族和商業(yè)價值。更有甚者,因為旅游,一些已塵封經(jīng)年的人文資源被挖掘出來,如湖北的三國古戰(zhàn)場,因此也有了更多新的旅游資源。
然而遺憾的是,由于受巨大商業(yè)利益的驅使,人們往往忽略了“環(huán)境才是旅游的生產(chǎn)力”這個看似簡單的道理;更遺憾的是,很多人打著旅游的旗號,不僅使得美好景致成追憶,更擾亂了當?shù)厝说钠届o生活。其中被譽為“世界藝術畫廊”的莫高窟,就是在各種利益的背后,對她帶來了不可彌補的破壞。這種原生態(tài)被破壞的例子近年也是不絕于耳。
當然,渴望欣賞美景的我們,既不能“急功近利”,更不可“因噎廢食”--這個尺度的把握,當是一門很深的學問!
因為,只有環(huán)境美,才具有旅游價值。所以,保護和利用好前人為我們留下的旅游環(huán)境資源,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,任重道遠。
到那時,面對大好河山、遍地美景,我們的問題恐怕就不是“明天,我們還能去哪里旅游?”而是“明天旅游,我們要選哪里好呢?”
網(wǎng)友評論
張
家
界
旅
游
網(wǎng)
張
家
界
領
先
的
旅
游
信
息
提
供
和
服
務
商